道地药材
关药北药怀药维药浙药海药南药蒙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淮药藏药秦药  

山茱萸

中药名称:山茱萸
别 名:蜀枣、鬾实、鼠矢
中药学名(拉丁名):CORNI FRUCTUS
产区分布:浙江临安、淳安;河南南阳、嵩县、济源、巩县,安徽歙县、石埭以及陕西、山西、四川亦产
科:山茱萸科
功 效:收涩药

概述: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主产于浙江临安、淳安;河南南阳、嵩县、济源、巩县,安徽歙县、石埭以及陕西、山西、四川亦产。

来源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浙江临安、淳安;河南南阳、嵩县、济源、巩县,安徽歙县、石埭以及陕西、山西、四川亦产。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6-12g。(《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禁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红褐色。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6-30ru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胞腔含淡橙黄色物。中果皮细胞橙棕色,多皱缩。草酸钙簇晶少数,直径12-32μm。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纹孔明显,胞腔大。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t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2.取本品粉末0.5g,加无水乙醇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马钱苷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一冰醋酸(5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2.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3.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萸肉(去净核)二两,生龙骨(捣细)一两,生牡蛎(捣细)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蜜炙)二钱。水煎服。(《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中药炮制

山萸肉: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

酒萸肉:取净山萸肉,照酒炖法或酒蒸法(通则0213)炖或蒸至酒吸尽。(《中国药典2015》)

毒性

毒性不大,对兔胃粘膜能引起轻度充血。(《中华本草》)

道地性

怀药、 浙药、 秦药

相关论述

1.《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2.《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3.《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治酒皶。”

4.《珍珠囊》:“温肝。”

5.《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血虚发热汗出。”

6.《本草正》:“固阴补精,调经收血。”

7.《得宜本草》:“功专助阳固阴。”

8.《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9.《本草再新》:“益气养阴,补肾平肝,温中发汗,利小便,除寒气。”

免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国家管理机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技术合作单位
行业网站
关于我们 道地药材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