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
关药北药怀药维药浙药海药南药蒙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淮药藏药秦药  

白及

中药名称:白及
别 名:甘根、连及草、臼根
中药学名(拉丁名):BLETILLAE RHIZOMA
产区分布: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
科:兰科
功 效:止血药

概述: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 Rchb. f.的干燥块茎。地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以贵州产量大,质量较好。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 Rchb. f.的干燥块茎。(《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以贵州产量最大,质量较好。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黏性。(《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适量。(《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中国药典2015》)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淡黄白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88μm。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含硅质块细胞小,位于纤维周围,排列纵行。梯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μm。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及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放置30-6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棕红色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2.治一切疮疖痈疽:白及、芙蓉叶、大黄、黄柏,五倍子。上为末,用水调搽四周。(《保婴撮要》铁箍散)

3.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及散)

4.治跌打骨折:酒调白及末二钱服。(《永类铃方》)

5.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济急仙方》)

6.治冬月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忌三五日不犯水。(《古今医统大全》引《经验秘方》)

7.治鼻渊:白及,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酒下,半月愈。(《外科大成》白及丸)

8.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数不止:白及、凤凰衣,桑螵蛸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梅氏验方新编》)

9.治妇人子藏挺出:乌头(炮)、白及各四分。上二味捣散,取方寸匕,以绵裹内阴中,令入三寸,腹内热即止。日一度著,明晨仍须更著,以止为度。(《外台》引《广济方》)

中药炮制

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中国药典2015》)

毒性

小鼠尾静脉注射白及甘露聚糖的LD50为595mg/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804mg/Kg。(《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南药、 贵药

相关论述

1.《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

2.《别录》:“除白癣疥虫。”

3.《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

4.《新修本草》:“手足皲坼,嚼以涂之。”

5.《日华子》:“止惊邪、血邪,痫疾,赤眼,癥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瘘,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

6.《医林纂要▪药性》:“敛肺散瘀,降逆气。”

7.《医学启源》:“止肺血。”

8.《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

9.《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矽肺。”

免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国家管理机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技术合作单位
行业网站
关于我们 道地药材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