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
关药北药怀药维药浙药海药南药蒙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淮药藏药秦药  

大风子

中药名称:大风子
别 名:大枫子、麻风子、驱虫大风子
中药学名(拉丁名):HYDNOCARPI SEMEN
产区分布:海南、广西
科:大风子科
功 效:杀虫止痒药

概述:

大风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hica Pierr. ex Gagnep.、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 (Merr.) Sleum.的成熟种子。4-6月或10-12月,采摘成熟果实,摊放至果肉软化,去果皮,取种子,洗净,晒干。大风子主产于泰国、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亚、印度、柬埔寨等国。海南大风子产于海南、广西。

来源

本品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hica Pierr. ex Gagnep.、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 (Merr.) Sleum.的成熟种子。(《中药大辞典》)

分布产地

大风子主产于泰国、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亚、印度、柬埔寨等国。海南大风子产于海南、广西。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4-6月或10-12月,采摘成熟果实,摊放至果肉软化,去果皮,取种子,洗净,晒干。(《中药大辞典》)

药材性状

大风子:种子略呈不规则卵圆形,或带3-4面体形,稍有钝棱;长1-2.5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较小一端有凹纹射出至种子1/3处,全体有细的纵纹。种皮坚硬,厚1.5-2mm,内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与外表面凹纹末端相应处有一棕色圆形环纹。种仁外被红棕色或黑棕色薄膜,较小一端略皱缩,并有一环纹,与种皮内表面圆形环纹相吻合。胚乳肥大,乳白色至淡黄色,富油质;子叶2枚,浅黄色或黄棕色,心脏形;下接圆柱形胚根。气微,味淡,有油性。

海南大风子:种子略呈四面体,一面隆起,三面稍平坦;长1-2cm,宽0.5-1cm。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色,有多数隆起的纵脉纹,种脐位于种子的一端。种皮硬而脆,厚0.5mm,易碎。种仁不规则长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细皱纹;胚乳黑棕色,子叶心脏形稍尖,色较浅。(《中药大辞典》)

性味归经

辛,热,有毒。归肝、脾经。(《中药大辞典》)

药材功效

祛风燥湿,攻毒杀虫。(《中药大辞典》)

药材主治

主治麻风,杨梅疮,疥癣,酒齄鼻,痤疮。(《中药大辞典》)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内服:入丸、散,一次量0.3-1g。(《中药大辞典》)

用药禁忌

本品性毒烈,一般只作外用,内服宜慎。必须作内服剂用时,当稀释于复方中用,并不得过量或持续服用。外用也不得过量或久用。阴虚血热、胃肠炎症、目症患者均忌服。本品中毒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胸腹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全身发热感,严重时可出现溶血、蛋白尿及管型、肝脂肪变性等症状。(《中药大辞典》)

中药配伍

①治大疯眉目遍身秽烂者:大枫子肉三十两,防风、川芎各十两,蝉壳、羌活、细辛、首乌、独活、苦参、当归、牛膝、全蝎、黄芪、薄荷各二两,白芷、狗脊、牛黄、血竭各五钱。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茶下,空心服,日进三次。(《解围元薮》大风丸)

②治大风疮裂: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涂,仍以壳煎汤洗之。又治杨梅恶疮。(《岭南卫生方》)

③治一切疮疥脓肿等疮:大枫子肉;白矾(枯)各二两,真轻粉一两,为末。将柏油六两和匀涂之。(《疠疡机要》大枫子膏)

④治癣痒各疮:大枫子肉三钱,土硫黄二钱,枯矾一钱,明雄黄二钱。共为末,灯油调搽,(《血证论》大枫丹)

⑤治风刺亦鼻:大风子仁、木鳖子仁、轻粉、硫黄为末,夜夜水调涂之。(《纲目》)

⑥治手背皴裂:大风子捣泥涂之。(《寿域神方》)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大风子水浸液在试管内可抑制奥杜盎小芽胞癣菌,它所含的阿立普里斯酸为治疗麻风病的有效成分,但毒性较大。(《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广药

相关论述

《本草经疏》:大风子,辛能散风,苦能杀虫燥湿,温热能通行经络,世人用以治大风疠疾,及风癣疥癞诸疮,悉此意耳。

免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国家管理机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技术合作单位
行业网站
关于我们 道地药材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