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
关药北药怀药维药浙药海药南药蒙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淮药藏药秦药  

紫草

中药名称:紫草
别 名:紫丹、紫芺、地血
中药学名(拉丁名):ARNEBIAE RADIX
产区分布:新疆、内蒙、甘肃等地
科:紫草科
功 效:清热药

概述: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新疆紫草产于新疆,产量大;内蒙紫草产于内蒙古、甘肃等地。

来源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ge.的干燥根。(《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新疆紫草产于新疆,产量大;内蒙紫草产于内蒙古、甘肃等地。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新疆紫草(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内蒙紫草: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长6-20cm,直径0.5-4cm。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残茎1或多个,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甘、咸,寒。归心、肝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5-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胃肠虚弱、大便溏泄者禁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深紫红色。非腺毛单细胞,直径13-56μm,基部膨大成喇叭状,壁具纵细条纹,有的胞腔内含紫红色色素。栓化细胞红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圆多角形,含紫红色色素。薄壁细胞较多,淡棕色或无色,大多充满紫红色色素。导管主为网纹导管,少有具缘纹孔导管,直径7-110μ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石油醚(60-90℃)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草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5:0.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发斑疹: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温酒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紫草散)

2.治疮疹才初出,便急与服之,令毒减轻可:紫草(去粗梗)二两,陈橘皮(去白,焙干)一两。上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入葱白二寸,煎至六分,去渣温服,无时。乳儿与乳母兼服之,断乳令自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紫草如圣汤)

3.预防麻疹:紫草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4.治过敏性紫癜:紫草五钱,蝉蜕二钱,当归四钱,竹叶三钱,西河柳三钱,牛蒡子三钱,黄柏三钱,知母三钱,苦参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5.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草二钱,海螵蛸五钱,茜草二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6.治热疮:紫草茸、黄连、黄柏、漏芦各半两,赤小豆、绿豆粉各一合。上药捣细,入麻油为膏,日三敷,常服黄连阿胶丸清心。(《仁斋直指方》紫草膏)

7.治小儿胎毒,疥癣,两眉生疮,或延及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沥,经年不愈:紫草、白芷各二钱,归身五钱,甘草一钱,麻油二两。同熬,白芷色黄为度,滤清,加白蜡、轻粉各二钱,取膏涂之。(《疡医大全》紫草膏)

8.治火烫,发泡腐烂:紫草一钱,当归五钱,麻油四两。上三味,同熬药枯,滤清去渣,将油再熬,加黄蜡五钱,熔化,倾入碗内,顿冷,涂之。(《幼科金针》紫草润肌膏)

9.治痈疽便闭:紫草、栝楼等分。新水煎服。(《仁斋直指方》)

10.治小便卒淋:紫草一两。为散,每食前用井华水服二钱。(《千金翼方》)

11.治血淋:紫草、连翘、车前子各等分,水煎服。(《证治准绳》)

12.治吐血衄血不大凶,亦不尽止,起居如故,软食如常,一岁之间,或发二、三次,或发五、六次,久必成痨:紫草、怀生地各四两,白果肉百个,茯苓、麦门冬各三两。煎膏,炼蜜收,每早、晚各服十余匙,白汤下。(《方脉正宗》)

13.治五疸热黄:紫草三钱,茵陈草一两。水煎服。(《本草切要》)

14.治赤游丹毒,红晕如云头:用小锋刀或磁碗锋画去毒血,紫草五钱,鼠粘子一两。研细,水煎服。(《本草汇言》)

15.治小儿白秃:紫草煎汁涂之。(《圣惠方》)

16.治豌豆疮,面齄,恶疮,瘑癣:紫草煎油涂之。(《医学入门》)

17.治恶虫咬:油浸紫草涂之。(《圣惠方》)

中药炮制

新疆紫草:除去杂质,切厚片或段。

内蒙紫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中国药典2015》)

毒性

紫草乙醚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40mg/Kg。紫草素及乙酰紫草素小鼠灌胃LD50均大于1g/Kg,腹腔给药LD50分别为20.0mg/kg和41.0mg/Kg。灌胃紫草水煎液对小鼠遗传物质有潜在的毒性。(《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维药

相关论述

1.《纲目》: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宜用之,已出而紫黑便切者亦可用。若已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切宜忌之。故杨士瀛《直指方》云,紫草治痘,能导大便,使发出亦轻,得木香、白术佐之,尤为有益。又曾世荣《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所以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非矣。

2.《本草经疏》:紫草为凉血之要药,故主心腹邪热之气。五疸者,湿热在脾胃所成,去湿除热利窍,其疸自愈。邪热在内,能损中气,邪热散即能补中益气矣。苦寒性滑,故利九窍而通利水道也。腹肿胀满痛者,湿热瘀滞于脾胃,则中焦受邪而为是病,湿热解而从小便出,则前证自除也。合膏药疗小儿痘疮及面,皆凉血之效也。

3.《本草求原》:紫草,痘疹隐隐,欲出未出,色赤干桔,及已出而便闭、色紫黑者宜之,痘夹黑疔亦宜。若痘已齐布红活,二便通调,则改用紫草茸,,于血热未清,用以活血而寓升发之义也。若红活,二便滑,及白陷者,忌之。至灰滞而便滑,则又宜虫部之紫草茸,宜参观之。

4.《本草崇原集说》:时法每以紫草配为凉剂,解痘毒,率多寒中变证。惟士宗先用桂枝汤化太阳之气,气化则毒不留。又有桂枝汤加金银花、紫草等法。

5.《本草正义》:紫草,气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热。古以治脏腑之热结,后人则专治痘疡,而兼疗癍疹,皆凉血清热之正旨。杨仁斋以治痈疡之便闭,则凡外疡家血分实热看,皆可用之。且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及血痢、血痔、溲血、淋血之气壮邪实者,皆在应用之例。而今人仅以为痘家专药,治血热病者,治外疡者, 皆不知有此,疏矣。

6.《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7.《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

8.《药性论》:治恶疮、癣。

9.《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10.《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11.《医林纂要》:补心,缓肝,散瘀,活血。

12.《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

13.《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免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国家管理机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技术合作单位
行业网站
关于我们 道地药材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