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
关药北药怀药维药浙药海药南药蒙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淮药藏药秦药  

麻黄根

中药名称:麻黄根
别 名:
中药学名(拉丁名):EPHEDRAE RADIX ET RHIZOMA
产区分布:辽宁、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
科:麻黄科
功 效: 收涩药

概述:

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或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和泥沙,干燥。主产于辽宁、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

来源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或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的干燥根和根茎。(《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辽宁、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和泥沙,干燥。(《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和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根茎具节,节间长0.7-2cm,表面有横长突起的皮孔。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苦。(《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甘、涩,平。归心、肺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固表止汗。(《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自汗,盗汗。(《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研粉撒扑。(《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有表邪者忌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根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其外有落皮层。栓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中柱鞘由纤维及石细胞组成。韧皮部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由导管、管胞及木纤维组成;射线宽广,含草酸钙砂晶。有的髓部有纤维;薄壁细胞具纹孔。根茎的射线较窄。

粉末棕红色或棕黄色。木栓细胞呈长方形,棕色,含草酸钙砂晶。纤维多单个散在,直径20-25μm,壁厚,木化,斜纹孔明显。螺纹导管、网纹导管直径30-50μm,导管分子穿孔板上具多数圆形孔。石细胞有的可见,呈长圆形,类纤维状或有分枝,直径20-50μm,壁厚。髓部薄壁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或类圆形,壁稍厚,具纹孔。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麻黄根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局方》牡蛎散)

2.治虚汗无度:麻黄根、黄芪等分。为末,飞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麦汤下百丸,以止为度。(《谈野翁试验方》)

3.治产后虚汗不止:①当归一两(锉,微妙),麻黄根二两,黄芪一两(锉)。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麻黄根散)②牡蛎粉三分,麻黄根二两。捣细罗为散,用扑身上。(《圣惠方》麻黄根散)

4.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千金方》麻黄根粉)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中国药典2015》)

道地性

蒙药

相关论述

1.《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诸症,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洽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扑之之法,而不知服饵之功尤良也。

2.《本草经读》:麻黄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自能止汗,旧解多误。

3.《本草正义》:麻黄发汗,而其根专于止汗,昔人每谓为物理之奇异。不知麻黄轻扬,故表而发汗,,其根则深人士中,自不能同其升发之性。况苗则轻扬,根则重坠,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其同是一本,则轻扬走表之性犹在,所以能从表分而收其散越、敛其轻浮,以还归于里。是固根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此则麻黄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辄效者也。凡止汗如糯稻根、桃干、小麦、枣仁之类,皆取其坚凝定静之意,以收散失之气,其旨皆同,夫岂麻黄与根同出一本,而其性顾乃背道相驰那防风发汗,其根止汗,亦是此义。

4. 陶弘景:止汗,夏月杂粉用之。

5.《滇南本草》:止汗,实表气,固虚,消肺气、梅核气。

6.《四川中药志》:敛汗固表。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免责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国家管理机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技术合作单位
行业网站
关于我们 道地药材 联系客服